冬奥会马上结束了,我想大多数网友都记住了两个词,谷爱凌和冰墩墩,一个是热门选手,一个是吉祥物。刚开始的时候是由一个日本记者屯冰墩墩上热搜的,后面就热搜不断,关于冰墩墩,我们平常人看个热闹就行,但是背后的商业生态可是不得了。
今天又看到山东章丘因为这个冰墩墩又火了,很多人去旅游,网上很多炒这个东西的,价值一度翻了很多倍。虽然我没有买,也没用卖,但是实实在在是可以看到这里面的东西。
冬奥会尚且如此,08年的奥运会就更不必说了。现在一个手机看遍世界,可能不太直观,但是08年的时候基本上就电视剧报道一下,现场基本上都是人山人海,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票简直要飞上天。
奥运会只有30天,冬奥会只有半个月,10年的时候我在上海,那时候世界博览会也很火。整整持续了半年多,园区里面有的热门场馆排队都要排5-8小时,像沙特阿拉伯馆很多人为了进去不惜重金走后门。
世博会衍生出来很多商机,比如世博会纪念品,世博会租房,世博会门票,甚至卖世博会门口卖小板凳的阿姨都可以一天800。当时我一个朋友,比较会拉关系,有的场馆有认识的内部人员,比如沙特和中国馆都可以走后门,很多人不差钱,但是让你排队的话大热天的好几个小时很多人都受不了。
但是还有一个项目很火爆,就像现在的冰墩墩一样。那就是世博会护照,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展览馆,但是有一个叫做护照的东西,很多人去看了一个馆就给自己的护照盖一个章,小馆还好,大型的比如中国,米国,隔壁的俄罗斯,可能一天就看一个或者两个场馆,也就是几天时间如果不是毅力很牛的人,估计都盖不到章,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后面衍生出了买卖这个东西的行业,一般一个护照100多,但是如果全部盖了章拿就是600以上了。小编自己也是一个护照猎人,专门每天去各个场馆盖章,一次可以盖好几个,几天下来可以盖十多个,然后就可以去赚差价,到最后的时候小编一度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升值,还给自己留了几个。但是目前看来,好像并没有什么价值,可能很多时候很多热门的东西都是一阵风,就和网红产业一样,是没有记忆的。
一些赚钱的项目,如果没有融入到这个圈子是很难get到的,比如你没有加入手赚圈,你就不知道我下载一个快手通过趣闲赚竟然可以拿钱?你没有听过我上面的故事也许还不知道一个卖板凳的大妈竟然可以这么吃香,要知道他们卖一天板凳,可以顶的上打螺丝快一个月的收入了。
360行,行行出状元。你在你的行业里面闷声发财,他在他的行业里面风生水起。没有圈子没有引路人,人与人还就真就是是一个平行线。很多时候,一些背后的商业生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如果经常学习,经常研究,还是会有新的机遇。
评论